访问量:691938

学术关注:多学科视阈下的低碳问题

  • 低碳社会之科学困境

    邢冬梅;

    本文基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方法,分析了建设低碳社会的科学基础——IPCC的报告。通过对"曲棍球门"事件的分析,本文表明气候科学模型本身无法消除的不确定性、计算机模拟的局限性与不同学术传统的差异,在发达国家政治与经济利益的强权干预下被极度放大,使气候科学模型成为了"政治化科学"。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中国应该加强相对独立自主的气候科研,以争取更多的气候科学的"话语权",努力赢得国际气候与环境外交的主动权,使人类社会真正走向一个和谐的低碳社会。

    2011年03期 v.32;No.170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量子技术对于低碳技术的意义

    吴国林;

    量子信息不同于经典信息。建立在量子力学与量子信息理论基础之上的量子技术显示出不同于经典技术的能力。量子技术对低碳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量子技术可以节约时间与空间、能源,开发新的量子资源,克服某些经典复杂性,形成量子产业。

    2011年03期 v.32;No.170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碳源转移:国际碳交易市场的缺陷与对策研究

    鲍健强;黄舒涵;苗阳;

    "碳源转移"是由国际碳交易市场的缺陷所带来的高碳产业从附件I国家向非附件I国家转移的现象。本文以《京都议定书》提出的"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为背景,分析了碳源转移产生的根源和机制,剖析了市场机制作用下的产业转移所伴随的"碳流动"现象,认为非附件I国家碳排放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是由附件I国家碳源转移而引起的。最后,文章对减少国际碳源转移现象,建立科学、合理、公平的国际碳交易市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2011年03期 v.32;No.170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低碳社会视阈下技术理性刍议

    熊小青;刘善玖;

    技术理性体现并实现着文明。低碳和低碳社会作为人类超越工业文明的理性选择,体现着人类理性觉醒和理性自觉,表现为当下发展的一种价值和实践原则。技术理性的低碳规定与对低碳的建构是其主要方面。低碳规定表现在受其统领,在物的视野中有更多的人的视野,个体视野中有着更多类性的视野,从而就有更多的生态视野。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成为技术理性的"最高律令"。

    2011年03期 v.32;No.170 18-22+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哲学与时代问题

  • 当代哲学与新的启蒙

    江怡;

    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运动对当代哲学和当代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影响之一则是使得理性成为对人类活动的新的支配力量,因而使人类进入新的蒙昧状态。当代哲学的重要作用就在于重新审视了理性在人类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以不同于传统哲学的方式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的方式。当代哲学对启蒙的重新理解,表现为颠覆了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改变了传统哲学的话语方式。在这种意义上,当代哲学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新的启蒙。

    2011年03期 v.32;No.170 23-29+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逻辑终结与西方“马克思学”的神话破灭——以科拉科夫斯基为例看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周嘉昕;

    曾经的东欧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莱斯采克·科拉科夫斯基有着复杂的学术经历,大致包括苏东正统马克思主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学"三个不同的阶段。在追溯科氏理论生涯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瞥见20世纪欧洲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曲折历史。其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逻辑终结和西方"马克思学"的意识形态本质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焦点问题。借助科拉科夫斯基重考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将为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2011年03期 v.32;No.170 30-36+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城镇化问题研究:城市生态的问题与治理

  • 地方性知识:寻求城市消费型生态危机的治理之路

    杨华锋;刘祖云;

    我国改革开放较为明晰地表现为两大运作路径:城市化和工业化,通过工业化的聚集和扩散效应实现了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当然,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亦为工业化的深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实现载体。然而,现行的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囿于技术理性泥潭,无法自拔,虽带来巨大的建设成果,却也陷入了生态环境普遍性恶化的窘境。因此,如何对城市生态问题进行有效治理成为学界、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杨华锋博士、刘祖云教授以地方性知识在传统社区所表现出来的生态价值为分析视角,探寻了遏制消费型生态危机、塑造和谐城市的不竭源动力。余敏江副教授从利益视角出发,探讨了城市生态象征性治理的形成机理及其消极影响。施从美副教授则从政府购买生态公共服务视角,探讨了政府在生态治理上的失灵及化解之策。沈承诚讲师从理念、利益和行为三个维度分析了"都市圈"区域生态治理失灵的根源,并探讨了应对之策。上述论文成果虽存在视角和知识结构的局限,部分观点亦值得商榷,但瑕不掩瑜,作者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得到了较充分的展示。城市生态问题的治理研究方兴未艾,希望更多学者积极从事这一方面的研究。

    2011年03期 v.32;No.170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 论城市生态象征性治理的形成机理

    余敏江;

    我国改革开放较为明晰地表现为两大运作路径:城市化和工业化,通过工业化的聚集和扩散效应实现了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当然,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亦为工业化的深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实现载体。然而,现行的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囿于技术理性泥潭,无法自拔,虽带来巨大的建设成果,却也陷入了生态环境普遍性恶化的窘境。因此,如何对城市生态问题进行有效治理成为学界、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杨华锋博士、刘祖云教授以地方性知识在传统社区所表现出来的生态价值为分析视角,探寻了遏制消费型生态危机、塑造和谐城市的不竭源动力。余敏江副教授从利益视角出发,探讨了城市生态象征性治理的形成机理及其消极影响。施从美副教授则从政府购买生态公共服务视角,探讨了政府在生态治理上的失灵及化解之策。沈承诚讲师从理念、利益和行为三个维度分析了"都市圈"区域生态治理失灵的根源,并探讨了应对之策。上述论文成果虽存在视角和知识结构的局限,部分观点亦值得商榷,但瑕不掩瑜,作者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得到了较充分的展示。城市生态问题的治理研究方兴未艾,希望更多学者积极从事这一方面的研究。

    2011年03期 v.32;No.170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政府购买与城镇生态公共服务供给

    施从美;

    我国改革开放较为明晰地表现为两大运作路径:城市化和工业化,通过工业化的聚集和扩散效应实现了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当然,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亦为工业化的深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实现载体。然而,现行的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囿于技术理性泥潭,无法自拔,虽带来巨大的建设成果,却也陷入了生态环境普遍性恶化的窘境。因此,如何对城市生态问题进行有效治理成为学界、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杨华锋博士、刘祖云教授以地方性知识在传统社区所表现出来的生态价值为分析视角,探寻了遏制消费型生态危机、塑造和谐城市的不竭源动力。余敏江副教授从利益视角出发,探讨了城市生态象征性治理的形成机理及其消极影响。施从美副教授则从政府购买生态公共服务视角,探讨了政府在生态治理上的失灵及化解之策。沈承诚讲师从理念、利益和行为三个维度分析了"都市圈"区域生态治理失灵的根源,并探讨了应对之策。上述论文成果虽存在视角和知识结构的局限,部分观点亦值得商榷,但瑕不掩瑜,作者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得到了较充分的展示。城市生态问题的治理研究方兴未艾,希望更多学者积极从事这一方面的研究。

    2011年03期 v.32;No.170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都市圈”区域生态的府际合作治理

    沈承诚;

    我国改革开放较为明晰地表现为两大运作路径:城市化和工业化,通过工业化的聚集和扩散效应实现了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当然,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亦为工业化的深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实现载体。然而,现行的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囿于技术理性泥潭,无法自拔,虽带来巨大的建设成果,却也陷入了生态环境普遍性恶化的窘境。因此,如何对城市生态问题进行有效治理成为学界、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杨华锋博士、刘祖云教授以地方性知识在传统社区所表现出来的生态价值为分析视角,探寻了遏制消费型生态危机、塑造和谐城市的不竭源动力。余敏江副教授从利益视角出发,探讨了城市生态象征性治理的形成机理及其消极影响。施从美副教授则从政府购买生态公共服务视角,探讨了政府在生态治理上的失灵及化解之策。沈承诚讲师从理念、利益和行为三个维度分析了"都市圈"区域生态治理失灵的根源,并探讨了应对之策。上述论文成果虽存在视角和知识结构的局限,部分观点亦值得商榷,但瑕不掩瑜,作者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得到了较充分的展示。城市生态问题的治理研究方兴未艾,希望更多学者积极从事这一方面的研究。

    2011年03期 v.32;No.170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法治与社会发展:宪法本体论之争

  • 政治宪法学的问题、定位与方法

    高全喜;田飞龙;

    <正>田飞龙(以下简称"田"):高老师,您好,很高兴受您之邀过来就"政治宪法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一场访谈式的对话。其实今天最佳的对话场景应该是在您和陈端洪老师之间展开,我只是"政

    2011年03期 v.32;No.170 7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 宪法本体性:政治性、规范性抑或解释性?

    范进学;张玉洁;

    <正>近年来,我国宪法学界围绕中国宪法的本体之政治性、规范性抑或解释性进行了一系列的学术研究,在某些领域还展开了一些争论,尤其是以高全喜、陈端洪和翟小波为代表的政治宪法派与以林来梵为代表的规范宪法派进行了诸多很

    2011年03期 v.32;No.170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我们处于什么时代——简析规范宪法学与政治宪法学之根本分歧

    郑磊;

    <正>一、政治宪法学与规范宪法学之辩的中国语境基于不同知识结构与理论使命,不同的学者对同一个时代的时代精神不可能总是做出相同或

    2011年03期 v.32;No.170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论宪法的规范性

    杨陈;

    <正>一、问题的缘起自2001年《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规范宪法学的一种前言》一书出版以来,规范宪法学的学说与主张日益受到了公法学界乃至整个法学界的重视,并形成了许多有益的对话与争论。

    2011年03期 v.32;No.170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政治宪法学的中国式表达

    汪祥胜;

    <正>政治宪法学在新一轮的"宪法本体之争"中悄然兴起,它主张宪法思考的出发点和根本点在于政治和国家,以区别于"源于宪法规范又归于宪法规范"的纯粹宪法学思考模式。显然,政治宪法

    2011年03期 v.32;No.170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知识产权制度变革与发展之再思考

    谭华霖;

    知识产权作为一个集合概念出现具有很强的历史偶然性,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其他辅助手段在知识产权公示中发挥的作用逐渐增强,知识产权本身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知识产权客体的不断突破,主体呈现多元化,权利内容持续扩张,管理模式的演进,知识产权法哲学的嬗变反映了变革中的知识产权制度发展脉络,知识产权立法和政策的制定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并予以回应。

    2011年03期 v.32;No.170 101-106+191-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论公有领域——以知识产权与公有领域关系为视角

    曹阳;

    公有领域应指社会公众可以自由、免费以及有效接触的资源。公有领域存在着多面性、地域性、交互性与利用的非对称性等特征。知识产权与公有领域关系的理解上,国内学术界与司法界存在着诸多误解。这些误解源于对公有领域概念与特征的误读。知识产权与公有领域的关系并不是二元对立的,但也不是知识产权或公有领域范式的。知识产权与公有领域之间应建立一种动态平衡的关系,这种关系强调知识产权与公有领域的辩证统一,关注公有领域的分配正义。

    2011年03期 v.32;No.170 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知识社会学视阈下黄遵宪的法治实践

    杨光辉;

    作为晚清维新运动中具有强烈政治改革意识的黄遵宪,不仅在外交、教育和诗歌改革方面有所成就,而且在法治建设方面也有很多建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知识社会学的方法为视角,以中国法制近代化为语境,可以发现黄遵宪的知识结构受其家世和学习经历的影响,其法律知识类型属于中西贯通型;在知识社会学人格角色的定位上,黄遵宪属于学者官员;对其社会绩效的分析,可发现其对中国法制的近代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011年03期 v.32;No.170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明清近代诗文研究

  • 论晚清语溪徐氏姊妹诗歌创作

    苗丽;罗时进;

    在近代文学史上所涌现的女性诗人中,语溪徐氏姊妹是相当杰出的;而在南社几对姊妹诗人中,徐氏姊妹亦卓然而立。在近代文化"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她们以古典的诗歌形式传播时代的思想风潮,为中国女性古典诗史赢得了绮丽风华和不朽声誉。虽然复杂的命运轨迹和自身的某种局限,使语溪姊妹诗人没有能跟上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在新一轮女性创作转型中发挥其更大的文学力量,但她们当年的豪侠壮举和革命姿态,连同其诗词作品,已足以挺秀于那个特定的时代,也足以让后人回忆和品味不已。

    2011年03期 v.32;No.170 132-137+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梁溪诗派述论

    王文荣;

    清初,无锡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即梁溪诗派,该诗派成员以顾氏、秦氏、邹氏、浦氏等文化家族为主。梁溪诗派的提出,是对梁溪诸诗人文学归属的一次定位,也是对他们诗学本质认识的一个提升。这一诗派的形成,与云门社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魁杰的作用以及家族因素的影响有关。梁溪诗派的诗学观,强调作诗要有真性情,不以时代区分畛域,以淡远冲融的风格为主调。认识梁溪诗派不仅对还原该诗派的风貌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对于认识流派与结社之关系,对于认识地域文化史、诗歌史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1年03期 v.32;No.170 138-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吴文化研究:江南区域史研究专题

  • 乾隆十三年苏松聚众阻粜案述论

    范金民;罗晓翔;

    乾隆十三年,经济重地苏州、松江地区,因为米价持续上涨,民众采用阻止出粜和抢夺米铺的极端做法,酿成大规模集体抗争事件。案件发生后,清廷中央和地方官府的反应迅速及时,采取的措施比清初处理同样事件更为明确有力。事件促使清廷修订相关法律条令,着眼于事后惩处和事前震慑,地方则一定程度上改变仓储制度,适当调整仓粮存储比例,以平抑粮价,消弭或减少大规模群体抗争事件的发生。

    2011年03期 v.32;No.170 165-171+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争沙”案所见明代崇明地方社会秩序

    王日根;徐枫;

    元明以来,处于长江口外的崇明地区的开发渐渐受到本地居民、政府管理部门的重视。由于此前这里长期属于农业文明的忽略区域,人口也较为稀少,但到元明之际,海运、捕捞乃至沙地开发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于是最能显示当地特色的社会矛盾的"争沙"现象之表现状况及其处理结果就变成了衡量乡民在当地社会中所处地位、官府对当地社会管理有效程度的重要指标。由于沙地享有较轻的赋税负担,乡民们多趋之若鹜,乡民的家族势力大小、与官府关系亲密程度高低是"争沙"成败的重要决定因素。对于这一危及地方社会秩序的矛盾,官府也曾积极寻求解决之道,但因为对海洋特殊环境的漠视,所定政策措施往往并不切实,收效固然不大。

    2011年03期 v.32;No.170 172-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 继承与创新:清代前期江南地区的慈善事业——以彭绍升为中心的考察

    王卫平;黄鸿山;

    江南地区的民间慈善活动自明末以来逐渐发展升温,至清代乾隆年间日趋兴盛。这一时期江南地区涌现出一批乐善好施的慈善人物,尤以苏州彭绍升最为著名。他上承袁黄、周梦颜的慈善思想,关怀民生休戚,积极举办或参与各项慈善救助活动,成为江南地区著名的慈善家。其慈善思想和实践,对此后江南地区乃至全国的慈善事业发挥了重要影响。在清代江南地区的慈善谱系中,彭绍升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与作用。

    2011年03期 v.32;No.170 179-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巡礼

  • 构建普遍有效的文化价值标准——对文化哲学的首倡者文德尔班的文化哲学概念的解读

    周可真;

    文德尔班所倡导的"文化哲学"的使命在于揭示"普遍有效的文化价值",并把这种永恒的、本身有效的文化价值当作文化规范来对它们的有效性做出说明,以便为人的文化价值创造活动提供明确的"理性之法"(普遍有效的文化价值标准)。

    2011年03期 v.32;No.170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论“空”及其实践义

    王新水;

    佛学中所谓的"有",含义有二,即"自性有"与"无自性之有";"无"则可区分为"自性无"与"绝对无"两种含义。在梵文中,"空"也可解作"无",但作为佛学的核心概念,"空"的特殊含义为"无自性"。诸法缘起故无自性。无自性之有即"假有"。缘生法既是空又是假有,此为"中道"。故缘生法与空性、假有、中道等概念的指称相同,皆为无自性之有。对"空"的理解,最终依赖于实践的体证。

    2011年03期 v.32;No.170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生活空间的重构与失地农民的被动城市化

    王美琴;

    在中国高速城市化的进程中,普遍的城市更新与扩张造成了失地农民的出现与不断增加。作为城市化发展的显著成果,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再生产使得失地农民的生活空间和生存环境发生了从传统乡村向现代城市的根本转变,然而这种表现在物质形态层面的生活空间的重构使失地农民作出的城市化选择,并非是个人的自愿选择而是由政府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所致,因此是一种被动的城市化。这一社会事实提醒我们在应对失地农民问题的同时,更应该反思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模式本身。

    2011年03期 v.32;No.170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分离性政策视野下的拆迁补偿与城市公正

    李西杰;

    拆迁补偿政策是政府为实现城市发展对被拆迁人的必要偿付。但是,在住房制度变迁等不稳定因素影响下,政府、开发商与被拆迁人之间的利益博弈制造了行动的负外在性,影响了非拆迁购房人通过改善住房提升社会地位的努力,不利于城市公正的实现。城市公正是一种基于政策公平性的正义状态,它意味着拆迁户与非拆迁户等各异质性群体亦能公平享受到城市资源,并不因分离性政策而使其利益受损。保障异质性群体不因分离性政策的负外在性而使其利益受损,是实现城市公正的基本要求。

    2011年03期 v.32;No.170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政府采购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基于ARMA最优模型

    王宏;江飞;

    本文采用基于ARMA模型适用于小样本的最优预测的建模方法,来分析政府采购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政府采购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对称、单向因果关系,即政府采购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而经济增长对政府采购具有促进作用。因此,从政府采购影响路径的角度分析认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应该采取一些可行的措施扭转政府采购对经济增长的不显著状况。

    2011年03期 v.32;No.170 117-120+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 影响企业应对贸易摩擦主动性因素的分析

    姜帆;王世文;

    提高出口主体——企业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积极性是应对贸易摩擦的关键环节之一。但是,低应诉率、低胜诉率却是当前国际贸易摩擦现状的主流。改变这一现状,不仅仅需要媒体的宣传引导,更需要各级政府、行业协会、中介服务机构和企业共同努力,通过提升"四体联动"机制的有效性,降低企业应诉成本,增加企业胜诉概率和利益获取能力。通过优化条件,使应诉、胜诉成为企业战略或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方案,积极应诉贸易摩擦才会成为企业内在的选择。

    2011年03期 v.32;No.170 12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初探——以苏州为例

    徐国良;吴福象;孙林岩;

    本文对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系统梳理,对技术创新的企业家体系和常规体系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苏州市专利授权的总体状况和企业技术创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强化创新意识预防"苏州制造"的"技术懈怠症",支持校企合作创新强化专利技术实施,调整引资思路变"引资"为"选资"和"引智",发挥科技中介机构功能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政策建议,以实现由"苏州制造"向"苏州创造"和"创意智造"的战略转变。

    2011年03期 v.32;No.170 126-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诗经》与足迹传感

    王政;

    《诗经》中,《齐风.东方之日》《大雅.生民》诸篇涉及到上古原始宗教信仰的一个特别细节:足迹传感巫术。这在我国少数民族风俗中仍可察见遗迹,国外民间亦存类似现象。故本文把这种带有原始信奉色彩的诗语书写放在足迹巫术的广阔人类学背景上予以考察,以期揭示其隐含的生动内涵。

    2011年03期 v.32;No.170 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金庸小说服食增功力母题的中外文本来源

    王立;

    金庸小说表现武侠人物食用毒虫,迅速增加功力走向成熟,是一个惯用艺术机杼。金庸关注带有区域文化色彩的动物昆虫,关注具有特定意味的怪异形象。除了借鉴还珠楼主外,还来源于佛经母题的医药文化因子。如雪山产仙草、服神草可生子、食仙果变形、山中诸药之精除病等。金庸小说吸收了佛经故事精华,淡化与改造了明清小说巫术色彩和象征意味,强化了传统中医文化"以毒攻毒"、毒物之间相生相克等理念,带有生态和谐理想闪光,强化着感人魅力。

    2011年03期 v.32;No.170 147-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 论台静农小说中的四支民俗风情曲

    刘柯;

    20世纪20年代的台静农以乡土小说蜚声文坛,作为皖西作家,他的作品不可避免地带有江淮文化气息,而他的小说中所展现的各种婚恋民俗也打上了深深的地域文化烙印,《地之子》中凸显出作家对故土的眷恋。在一篇篇喷涌而出的文字中,书写着悲愤、无奈、苍凉和感动,洋溢着作家的热情、才华和一片赤子之心,无法言说的情怀幻化成字字珠玑,使他成为20世纪一颗璀璨耀眼的明星。

    2011年03期 v.32;No.170 152-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疯子赫索格”与“阁楼上的疯女人”——从小说《赫索格》看索尔·贝娄对女性主义的焦虑与反拨

    唐永辉;

    "阁楼上的疯女人"伯莎.梅森原本是小说《简·爱》里的一个毫不引人注目的人物,可是随着女性主义的发展,"她"却逐渐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名词,一个遭受父权制社会男性迫害的广大妇女的代名词。1964年,美国当代文坛巨匠索尔.贝娄一反传统男强/女弱的二元对立人物塑造模式,在他的小说《赫索格》中塑造了一个饱受女人欺压的"疯男人"形象。贝娄在小说中通过颠覆阁楼上的疯女人的故事灵巧机智地表达了他对美国六十年代女性主义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的焦虑和关注。他担心女性主义可能会走向人类社会的另一个极端,即用母权制社会取代父权制社会,从而反过来让女性压迫、统治男性。

    2011年03期 v.32;No.170 156-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论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中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沈泓;

    随着19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力的极大发展,逐步具有独立地位的女性开始寻求自己与男性地位的平等。同时,由于对工业化生产所带来的城市喧嚣生活的厌倦,许多女性开始回归自然,并渴望从中找到心灵的慰藉。这种生态女性主义的观点也开始渗透到女性小说之中。本文通过对19世纪的三部杰出英国女性小说:《亚当.比德》、《简.爱》和《呼啸山庄》进行分析,试图解读其中所流露出的处于萌芽期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阐释其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2011年03期 v.32;No.170 161-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