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692003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

  • 流动的道德与绝对的责任——鲍曼和赫勒论现代道德重建的可能性

    张笑夷;

    作为亲历大屠杀的历史灾难并身处"欧洲他者"命运中的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鲍曼和赫勒从其深刻而独特的历史体验入手,指出历史灾难的深层道德危机在总体层面是自由和不确定性的存在困境,在个体层面是道德良知的泯灭和道德责任的消失。因此,他们都致力于从人的精神深处挖掘道德的力量之源,构建一种以"个人的道德责任"为核心的"责任伦理学"。尽管鲍曼和赫勒对道德危机的分析各有侧重,反思现代性的历史意识不尽相同,对道德自我生成的探索同中有异,但他们都建构了一种旨在呼唤道德个人化和道德个体生成的人道主义道德理论。当然,他们的道德理论包含着内在的矛盾:他们反对终极标准,却又不自觉地设定了某种道德标准;责任既强大又脆弱还具有自身的矛盾性,可以令人走向自由也可能使人走向自由的反面。但无论如何,他们道德理论所反映出来的人道主义精神却是值得肯定的。

    2017年04期 v.38;No.207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7K]
  • 齐格蒙特·鲍曼论流动的现代性时代的道德与伦理

    塔杜什·布克辛斯基;马建青;

    波兰著名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社会世界转型理论,集中阐述了流动的现代性时期的道德和伦理。基于当代人的道德特征,他认为,在流动的现代性时期,没有长期的目标,没有固定的标准,没有绝对的价值,没有毋庸置疑的原则,一切皆是是流动的,正如液体一般。基于对个体道德冲动的肯定,他提出了一套与全球化相适应的伦理框架。其中包含两种基本的规范,即对他者的责任和自我约束。此规范既可保证个体之独立与自由,同时能够促进道德共同体的产生。鲍曼的伦理学中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尽管他强调道德准则不是普遍有效的,但也预设了某种普遍有效的绝对价值;他警告人们要警惕乌托邦,却又设定了一个基于团结的理想社会:他给予伦理规范以优先性,同时认为道德冲动是最终动因。

    2017年04期 v.38;No.207 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8K]

事件哲学

  • 绝对与事件:齐泽克是一个怎样的黑格尔主义者

    吴冠军;

    在"总体性哲人"黑格尔的理论体系中,"事件"被认为是一个无法被容纳其中的概念。巴迪欧对黑格尔的疏离,亦恰恰是以《是与事件》这本巨著出版为标识的。而与巴迪欧理论旨向极为接近的当代另一位哲人齐泽克,却恰恰始终坚持高举黑格尔主义旗帜。通过分析巴迪欧与齐泽克在"事件"概念上的契合与对黑格尔阐释的歧异,进而梳理齐泽克对黑格尔式辩证法的独特阐释与见解,并追溯这一阐释在思想史上的可能源头,可见齐泽克确实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黑格尔主义者,因为他几乎激进地拒绝所有传统的"黑格尔肖像"。在齐泽克的激进阐释下,黑格尔不再是"现代极权主义"思想源头抑或那位掌控"绝对"的理念主义者。当巴迪欧把黑格尔放置在"事件哲学"的对立面,齐泽克则通过其独特的解读,使得黑格尔完全成为一位同"事件哲学"相兼容的哲人,甚至是其奠基性的思想源头。

    2017年04期 v.38;No.207 17-27+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1K]
  • 作为真理前提的爱——巴迪欧的爱之事件

    蓝江;刘黎;

    爱是巴迪欧的真理前提之一,也是巴迪欧所认为可以将我们凝聚起来去实现革命性变革的一个前提。通过对索兰纳的《逆世界》的分析,说明了爱之事件是如何创造出一个不可能被既定世界的逻辑所还原和消化的不可辨识的新事物,这个新事物又作为事件的产物,如何来颠覆旧的世界,创造新的世界。而在事件之后形成这个不可辨识的新集合那里,最为关键的问题是由爱所凝聚而成的大写的二,即由不可能结合的元素在爱的作用下,合体为一个不可能辨识的集合♀,集合♀进一步在爱的作用下,穿透了大写的一的霸权,从而让大写的二的普遍性降临,成为革命性的主体,在合体的主体的引导下,实现了对旧世界的变革,以及对新世界的缔造。

    2017年04期 v.38;No.207 28-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9K]
  • 论马里墉和巴迪欧的事件概念

    邓刚;

    伴随着德里达、德勒兹等人对结构主义的批评,事件、差异、解构等成为后结构主义思潮的重要概念。当代两位法国哲学家马里墉和巴迪欧都十分重视事件的概念。马里墉的现象学将事件视作饱溢现象显现的一种方式,而主体则变成接受事件之显现的受赠者。巴迪欧将事件视作通向真理的道路,并且也是事件使主体得以可能。两位哲学家对于事件概念的不同理解,源于两人思想背景的差异,马里墉的现象学背后是一种神学,而巴迪欧则从政治出发来构想事件概念。

    2017年04期 v.38;No.207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5K]

哲学与时代问题

  • 个体与共同体关系:历史唯物主义的隐性主体向度

    洪波;

    作为表征人类生存方式一对基本范畴,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在马克思历史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隐性主体向度。马克思立足于人的本质来思考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以个体的自主活动和自由个性为基准,对个体与共同体二元对峙的模式进行了批判和解构,对"自由人的联合体"进行了展望。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个体与共同体关系的思想有助于敞显历史唯物主义的完整视域和丰富性,同时,在现时代为实现个体和共同体的"互构谐变",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提供现实启示。

    2017年04期 v.38;No.207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2K]
  • 论培育和践行诚信价值观的动力机制

    陆树程;张鹏远;

    培育和践行诚信价值观并非是对当前某些失信现象的简单应对,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培育和践行诚信价值观有其内在的动力源、动力要素和动力机制。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维度看,其动力源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诚信基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及人类社会发展总趋势;而党和国家的领导力、社会氛围的推动力以及公民诚信道德素质形成的执行力则构成其动力要素;在动力源、动力要素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依托的引领机制、以满足人的内在需求为核心的内驱机制以及以制度保障为支撑的外推机制构成培育和践行诚信价值观的动力机制。机制的有效运行对促进人们识知、理解、认同和自觉践行诚信价值观、促进个人成长成才、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价值。

    2017年04期 v.38;No.207 4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3K]

政治宪法学视域下的英国议会研究

  • 英国宪制中的妥协原则——以英国宪制史中的“光荣革命”为例

    高全喜;

    宪法与革命,从规范主义的视角,从理想主义的目标来看,它们是完全对峙的。但是宪法离不开革命,革命制宪是现代性的政治本色,现代宪法都是经由革命孕育和塑造出来的。在英国革命的起点确立之后,是不是能够开辟出一个走向政治规范、走向立宪政府的规范之路,抵御从革命到激进革命的紧张状态,约束革命人民可以随时革命的决断权,需要妥协制宪,这是英国光荣革命给予人类政治的一份最伟大的宪制经验。现代性肯定要经历革命,但是这个妥协制宪能够圆满终结革命,这本来就是宪法的最大诉求。妥协向来是立宪政治的基本原则,英国立宪主义在保留革命精神的同时,也汲取了英伦政治传统里崇尚调和、宽容、妥协的精神,一部英国光荣革命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英国政治从激烈斗争到相互妥协的宪制史。

    2017年04期 v.38;No.207 55-62+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6K]
  • 二元民主制与议会主权原则中的根本法

    唐飞;

    二元民主理论将政治过程划分为宪法政治与日常政治,宪法政治就是由人民或人民的特别代表制定或修改宪法的高级立法程序。但是,二元民主的一些倡导者认为,英国的议会主权模式是一种相反的"一元民主"模式,不存在宪法政治与日常政治的区分。这种理解削弱了英国不成文宪法的意义、削弱了英国宪制的立宪主义因素。在英国政治史和思想史的共同考察下,光荣革命构成了英国历史上的"宪法政治"时刻,英国议会主权思想与实践中也蕴含相应的根本法观念。二元民主与制宪权的概念以独特的方式存在于英国议会主权理论与实践中。

    2017年04期 v.38;No.207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9K]
  • 立宪政府的财税基础——以英国议会征税权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心

    郭富民;

    回溯英国立宪史,可以发现,对征税权的控制始终是英国议会制度和宪制发展的主线。正是经历一系列抗税斗争,驯服"利维坦"恣意征税权,英国才最终实现有限政府和现代宪政。在《大宪章》及其之前,由于英国并不存在现代议会,当时约束国王权力的方式以财政约束为主,而《大宪章》则是对于国王这种财政约束予以了明文规定;在此之后,出于对国王征税权限制需求的不断增长,英国议会亦随之产生发展,选举的宪法规则对王权的约束的作用不断凸显。在财政约束和选举约束的共同作用下,才使英国避开了绝对君主政体的历史沟壑,而走向了君主立宪政体的历史道路。因此,只有把英国立宪中财政约束的宪法规则与选举的宪法规则相结合研究,才能更好、更全面地揭示出英国立宪的历史成因。

    2017年04期 v.38;No.207 7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1K]

法治与社会发展

  • 行政处罚中“人身自由罚”存在的原因及解决路径

    李晓明;

    劳教制度废止后,我国行政处罚中仍存在"人身自由罚",且有扩张趋势。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包括我国刑法曾一度的空白、行政权力过大和刑罚结构单一,以及在刑法之外存在大量类似于"保安处分"的收容教育、收容教养和强制戒毒等处罚措施。显然,"人身自由罚"的性质属刑事,依据刑事法治及正当性程序原则应将其司法化。根据国情和稳定现行法律体系之需,通过"特别行政处罚程序"立法建构来实现正当程序和案件管辖规制是一个实用而有效的解决路径,包括"法官独任""案件直诉""降低证明标准"和"不进入刑事登记"等配制,初步完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二元结构"违法犯罪制裁体系的设计,以加强人权保护和推动我国刑事法治的进程。

    2017年04期 v.38;No.207 7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3K]
  • 版权证券化的风险构成与隔离机制研究

    刘建;闫博慧;

    经济"新常态"下,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关乎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的重要产业。出版发行等与版权有关的商业活动是文化产业的基本内容。然而,作者版权收益的实现往往存在融资难题,将资产证券化应用在版权领域即开展版权证券化实践不仅能够有效解决版权市场化的融资问题,而且能够推进学术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版权证券化流程与其他资产证券化相似,因相关政策及法律机制不健全,其中蕴含着一定风险。明确版权证券化的优势及可行性,分析其风险构成,构建相关风险隔离机制,成为化解文化产业融资难题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2017年04期 v.38;No.207 9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2K]

经济与管理

  • 持续竞争优势、股利派发与融资性负债调整

    朱冬琴;周晨玥;罗正英;

    选取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对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公司融资性负债的独特性进行研究及如何适时地采取股利派发政策进行调整,实证检验可以发现,持续竞争优势公司的融资性负债水平显著较低;环境的不确定对持续竞争优势公司的融资性负债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随着环境不确定性增加,该类公司会适当调高融资性负债水平。为应对环境的不确定,预期调整的目标融资性负债水平越高,持续竞争优势公司越有可能减少现金股利的派发,体现了资本结构政策对环境的适应性。相比而言,缺乏竞争优势的公司的融资性负债水平对环境不确定性缺乏敏感,公司的股利派发政策也没有体现在预期的融资性负债水平的动态调整中。研究结果说明持续竞争优势公司既具有稳健的日常财务政策,又能及时应对环境变化的动态管理能力。

    2017年04期 v.38;No.207 100-108+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9K]
  • 创始人身份与组织能力的培育:来自创业家族企业的数据

    李婧;贺小刚;

    基于我国创业家族上市公司2007—2015年的面板数据,对创始人的管家身份、股东身份、专家身份和公众身份与组织能力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可以发现:(1)创始人管家身份和股东身份与组织创新和边界拓展能力之间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过于强化创始人对职位和所有权的控制并不利于创业企业组织能力的培育;(2)创始人的专家身份对于组织创新和边界拓展能力的提升均具有促进作用;(3)创始人公众身份对于组织边界拓展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于组织创新能力则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4)创始人的多重身份组合对于组织创新和边界拓展能力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但股东身份的存在有利于组织创新能力的提升,不利于组织边界拓展能力的发展。

    2017年04期 v.38;No.207 10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9K]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

  • 叶燮的比喻性诗学

    李立;李建中;

    叶燮诗学的独特性在于其比喻性。和一般随意、零碎的比喻不同,叶燮用比喻深入诗歌史的核心,用比喻铨序学诗者需具备的条件,用比喻弥纶诗歌创作的主客体,可以说,比喻是叶燮结构其诗学的关键方式。实际上,比喻渗透着叶燮的理学式的世界感受。在叶燮看来,诗歌世界和自然宇宙人类社会的万事万物是相通的,因而以彼喻此或以此证彼是成立的,这决定了叶燮看待诗歌、把握诗学的思维方式,并最终表现为比喻性的话语方式。更进一步,叶燮诗学的全面系统性、现实针对性、哲学根基性、历史视野性、论理雄辩性等特征其实都可以从其比喻性中得到解释,在这个意义上,比喻为叶燮诗学赢得了独一无二的理论效果。

    2017年04期 v.38;No.207 122-131+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 诗与画的分离——从王维的“诗中有画”说起

    顾漩;

    王维诗素以"诗中有画"著称,但绘画性乃诗歌古已有之的特征,将其作为王维诗歌最具代表性的特质,似乎不太合理。事实上,不论是"诗中有画"还是"画中有诗",其论述的出发点、着重点都在于王维的画,而不在于王维的诗本身。在文人画兴起的宋代,王维的诗歌并不太受重视,绘画却堪称第一,且被尊为文人画鼻祖。这既与其诗人身份密切相关,更有其深层原因。绘画的审美性是随着文人画的兴起而受到重视的,并且与文人画家的业余性密不可分;而诗歌从一开始就与教化紧密结合,儒家的教化观始终影响着诗歌的创作与审美,并占据着主流地位。正是诗与画定位的不同,造成了两者评价标准上的差异。

    2017年04期 v.38;No.207 132-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7K]

明清近代诗文研究

  • 论狮《锡庵公墓表》的文献价值——《警富新书》新证

    赵杏根;殷虹刚;

    锺狮所撰《锡庵公墓表》足以证明《警富新书》的作者不可能是锺狮。与《警富新书》同题材作品开始流传的时间,是在梁天来、凌天球案件结束后不久;墓表所写凌天球的生平资料和为人等,对我们理解该案件和《警富新书》等同题材作品,有很大的帮助。包括锺狮在内的当时多位知名士人,都认为凌天球是被诬陷的,且不认同《警富新书》一类的作品,这对我们研究以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为题材的通俗文艺作品,有重要的意义。

    2017年04期 v.38;No.207 139-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 吕留良时文评选中的遗民心态与朱子学思想——以《四书讲义》为中心

    张天杰;

    生于明清之际的吕留良,因其家庭出身而有着曲折的遗民心态,愈来愈坚守明遗民的节操,同时在思想上也愈来愈尊朱辟王而毫无假借。他的思想通过时文评选这一独特形式进行传播,后汇为《四书讲义》一书,他对朱子的阐发在义理层面是统一、精切、独到的,无论是对王阳明、陈亮学术的排斥,还是对夷夏之辨以及君臣、封建、井田的讨论,都是从节义之道引申而发展了朱子学。

    2017年04期 v.38;No.207 146-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3K]
  • 明清之际文人的集群关系变异及其诗界影响

    蒋东玲;

    明清之际的历史语境激变影响着文人集群关系的稳定性,出现了群体关系离析和再聚合互见的格局变化。在此过程中,文人群体的伦理依托、聚合动因和活动空间皆有所变异:基于亲师友等伦理关系的既有族群、学团和社局出现碎片化、混杂型再聚合态势;文化本位型集群动因趋于政治化,衍变为裹着文化外衣的政治性集群;再聚合群体的成员占籍来源和活动轨迹趋于泛地化,淡化了原有集群的乡邦地域色彩。文人集群的泛地化流动形成了清初诗群版图"诗群-群丛-文化圈"的网络化延展与诗国竞争格局的区位差异,同时,在文人再聚合过程中所形成的群体文化共质和混层文化空间对于清初诗歌创作思维的类型化、诗风气骨的两极化及诗歌体式的偏好性选择等方面皆有影响。

    2017年04期 v.38;No.207 156-164+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外国文学研究

  • 马克思“世界文学”观念的新阐释

    张荣兴;方汉文;

    美国"反世界文学"批评家曲解马克思的"世界文学",将其看作"世界权力中心观念",这种说法完全有悖于这一观念的能指与所指。马克思的"世界文学"不同于歌德创造的"世界文学"。马克思的"世界文学"明确了工业化的世界市场使各国文学变为世界的"公共财产",这是世界文学的本体论观念。世界文学并非削弱各民族主体性,而是强调各民族文学精神财产的共享。马克思指出,世界市场所形成的民族文学之间的"互相往来与互相依赖",所"依赖"的正是民族文学的独立主体性。这对全球化时代中马克思"世界文学"的阐释具有宝贵的现实价值,尤其是对世界文学的"互相依赖"与"互相往来"所形成的融新以及世界文学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学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04期 v.38;No.207 165-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9K]

历史学研究

  • 传统地缘政治学对美国“遏制”战略的影响及其现实意义

    侯典芹;

    马汉的"海权论"、麦金德的"心脏地带"理论、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理论,都是传统地缘政治学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成就,且都不同程度地对崛起时期的美国对外战略产生了深刻影响,尤其对战后美国的"遏制"战略更是产生了直接的作用。美国"遏制"战略的目标是控制欧亚大陆"心脏地带"的苏联,其"遏制"力量的地理配置主要在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带",以海外军事基地为前沿、突出军事力量的"遏制"作用。纵观美国"遏制"战略的基本框架,显然受到麦金德、马汉、斯皮克曼等地缘政治学家的影响。地缘政治学曾经作为美国"遏制"战略的重要理论依据,在某种意义上充当了美国全球扩张的重要工具。其影响之深刻,以至于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中带有十分突出的地缘政治色彩。

    2017年04期 v.38;No.207 173-181+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5K]
  • “教养兼施”的实践、成效与困境:民国浙江救济院研究(1928—1937)

    黄鸿山;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浙江省按照中央政令推行救济院建设。救济院建设深受近代以来兴起的"教养兼施"理念影响,在努力保障救助对象生活的基础上,还注重传授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以养成其自立精神和谋生能力,并注重对救助对象进行思想行为矫正。"教养兼施"的举措使得不少社会弱势群体得到救助,有助于培养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和改善社会治安。但因经费保障能力不足和管理方面存在弊端,救济院仍存在机构设置不全、偏重院外救助、救助标准过低、强制惩戒色彩过强等局限,极大地影响了救助成效。这说明,社会救助问题的解决,并非理念进步和制度变革即可奏效,还需要经费保障能力和政府管理能力的提高作为保证。

    2017年04期 v.38;No.207 182-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9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