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691932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

  • 重建社会理论的批判维度——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对当代社会科学的方法论贡献

    张笑夷;

    面对当前社会科学日益被降格为纯粹的、实证的和分化的知识的理论氛围,重建批判的社会理论一直是理论家们思考的核心和努力的方向。在试图回到马克思并在马克思的名义下恢复思想的批判维度的众多努力当中,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思想资源。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主张批判之于社会理论具有本体论意义;二是系统地阐明了批判的社会理论的原理,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的价值规范是批判理论的内在基础,辩证法是批判思维的根本方法,更是批判思想本身;三是贡献了不同理论主题的具体总体的批判理论,对马克思的批判理论进行了创新和发展。我们从中获得的最大教益便是,马克思的思想传统仍保持着充分的有效性,批判是马克思为我们提供的我们至今仍在其中运动的精神视界。

    2020年02期 v.41;No.223 1-8+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 关于现代人生存悖论和自我异化的深层反思——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和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异化批判思想

    杜松石;

    马克思异化批判思想已成为20世纪人类历史和人类文明的一种自觉的自我批判意识,为众多当代理论家所关注和运用。其中西方马克思主义和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最为突出,他们不仅系统阐述了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深刻揭示了现代社会的普遍异化,而且还特别彰显了自我异化批判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马尔库塞、弗洛姆等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通过对异化的心理机制和性格结构的现实批判而对现代人的深层自我异化做了初步探索;彼得洛维奇、沙夫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则在自我异化的理论阐释和现代人生存悖论的现实批判两个基本层面对人的自我异化做了更为深入和全面的研究。这些探讨对于更加深刻揭示当代人类文明困境和人的生存的内在矛盾性,更加合理地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2020年02期 v.41;No.223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哲学与时代问题

  • 中国的现代方法论困境——对中国20世纪30年代形式逻辑批判的哲学思考

    姜丰;樊志辉;

    在中国逻辑思想史的研究上,一般都把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那场对于形式逻辑的批判定位为辩证唯物论者将形式逻辑误判为形而上学,没有认清逻辑学自身的界限。但超越单纯的逻辑学科视角就能发现,这场对形式逻辑的反省是中国知识分子对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方法之间关系的一次自觉反思。作为一场持续很长时间的争论,它充分反映了当时中国学者所面临的在强调联系、变化、发展的唯物辩证法和追求同一性、确定性的形而上学方法之间进行抉择的困境。

    2020年02期 v.41;No.223 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 关于共享发展的哲学反思

    李佳娟;陆树程;

    追寻共享发展是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但是,当前实现共享发展仍面临着少数享有、片面共享甚至有些人不劳而获、急于求成等诸多问题的挑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共享发展的哲学理念出发,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其主客观原因,在逐步达到理念与现实、局部与整体、改革与发展相对平衡的过程中,破解当前存在的现实问题。实现共享发展,追寻共同富裕,不仅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更有助于在全球发展基础上实现全球共享。

    2020年02期 v.41;No.223 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 发展的唯物史观视域中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复杂性分析

    郭一丁;

    学界普遍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对现代性的把握是在"批判"资本现代性的进路中完成的,这样一来,马克思意义上的"现代社会"就成了资本现代性的进化论。而实际上,马克思晚年通过运用唯物史观在通往现代文明的道路上发现了另一种进路,这也被普遍认为是东方道路不同于西方现代性道路的理论正名。所以,有必要在坚持和发扬唯物史观的原则下,探寻和厘清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揭开西方现代性理论对马克思"现代性"的"遮蔽",这对构建中国新现代性理论,进而探索中国的现代性道路有重要意义。

    2020年02期 v.41;No.223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 葛瑞汉《庄子》英译中的“道”及相关概念的遮蔽

    刘杰;

    葛瑞汉的《庄子·内七篇及其他》被西方公认为严谨的学术译作,是西方学者进行道家文化研究的入门读物。由于中西方语言体系、概念图式和译者所持的文化立场不同,在翻译实践中追求绝对等值的翻译几乎是不可能的。相较于原语,目标语或多或少地会发生增损、扭曲甚至误读。倘若能够在比较研究中对某个概念在其他文化中的理解程度进行分析,就有机会借此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质。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选取葛瑞汉《庄子·内七篇及其他》中的核心概念作为透视点,在西方二分法的映照中,对比原文本的经典释意,辅以副文本材料,探索"道""气""天"等哲学概念传达中发生的遮蔽及成因,并揭示出遮蔽背后的文化立场及理论预设。

    2020年02期 v.41;No.223 3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社会治理研究

  • 社会组织承接政府养老服务项目面临的制度困境——以新制度主义为视角

    李娟;

    社会组织承接政府养老服务项目有力地发挥了辅助和补充政府职能的积极功能,但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复杂的现实关系折射出社会组织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遭遇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制度性困境,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中的劣势导致其过分依赖政府资金,社会组织疲于应付各种台账检查,社会组织未获得政府足够的过程性支持。借鉴新制度主义的观点,制度困境的根源在于政府在转移养老职能的过程中没有为社会组织提供适恰的制度规范,而政府作为制度供给主体应该结合社会文化背景和养老服务的特点,从优化管制要素和内化文化-认知要素两个方面来进行制度创新,以改善社会组织所处的制度环境。

    2020年02期 v.41;No.223 4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新兴权利法律问题研究

  • 商业自动化决策算法解释权的功能定位与实现路径

    张凌寒;

    商业自动化决策广泛应用,算法的评分影响用户贷款、就业、信誉等诸多权益。算法的自动化决策应具备可解释性,已经成为学术共识并在多国实践中展开。然而,算法解释面临着从技术方案转为法律制度的挑战,以及算法解释对象不清、标准不明、可能造成商业秘密泄露等质疑。自动化决策的算法解释权生产社会信任,救济用户权利,在算法治理体系中扮演着保障私权利的安全网的角色。具体的制度设计而言,自动化决策的算法解释应以用户行为干预为导向,解释的内容包括算法、数据与其他决策理由等多项内容,而非技术源代码。个体启动的算法解释应嵌入平台结构设计中,以具有重大影响、未达到人类参与决策程度的评价类算法为范围,并与个人数据保护制度耦合。本着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应适当限定算法解释权的适用范围,明确算法解释的内容,并以合乎程序标准与实质标准的方式提供。在程序上应由平台先行处理。

    2020年02期 v.41;No.223 51-60+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 算法解释权:科技与法律的双重视角

    许可;朱悦;

    算法社会的来临,使得算法失灵、算法歧视、算法欺诈、算法垄断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威胁。在诸多制度因应中,算法解释权是落实算法问责,实现算法公正的基础性权利。然而,自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提出该权利以来,其一直遭至各种质疑,在实践中亦被边缘化。对此,只有从"实用主义解释理论"出发,采纳"黑盒之内解释"的技术方案,明确解释权之主体、对象与范围,充实解释的层次内涵,才能弥合理想与现实、法律与科技之间的鸿沟,构造出兼具法律理性与技术操作性的算法解释权制度。

    2020年02期 v.41;No.223 61-69+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刑事诉讼法研究

  • 认罪、认罚自愿性的有效审查机制

    拜荣静;罗景文;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试点两年后被纳入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由此,这一制度正式被广泛适用于我国的刑事司法实践。但是在法庭审理中,如何最大限度追求案件的实质真实,保障司法公正,缓和认罪认罚与实体真实之间的紧张关系,防止发生无辜者被迫认罪,成为认罪认罚自愿性审查的核心问题。认罪认罚自愿性审查能够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被胁迫或受利诱的情况下做出错误的认罪认罚意思表示,将非自愿认罪的可能性以及冤假错案的风险降到最低,让被追诉人能够在法官面前表述内心真实意愿。在认罪认罚从宽诉讼程序中,维护控辩平衡,在特别是在审前程序,自愿性的审查即是维护被追诉人权利与主体地位、避免非自愿认罪的前提基础。自愿认罪是制度运行的正当性基础,有效审查机制是认罪、认罚自愿性的核心问题。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有关"自愿性审查"的环节尚未建立起规范、有效的机制。认罪认罚自愿性的判定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进行,主观方面包括被追诉人的法律认知与心理认知的判定。以兼顾公正和效率为主旨,分别在普通程序、简易程序、速裁程序中,构建综合性、多层次、多阶段的自愿性审查机制,是我国现阶段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可行之路。应厘清自愿性审查机制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完善自愿性审查机制的应对策略。

    2020年02期 v.41;No.223 7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 中国本土警察权嬗变的内在逻辑

    刘冰捷;

    从中国本土警察权的产生开始,治安型警察权概念便成为国家维护社会秩序、提升国家强制控制力的首要选择并延续至今,这区别于概括性内务行政警察权概念。在治安型警察权基础上,本土警察权的发展产生出具有自身逻辑特点的两条路径:首先,填补型警察权概念的出现,使警察在以维护社会治安为主线的同时,根据警察工作模式及警务运作机制的特点,赋予警察其他的行政职权或国家权力;其次,公安机关在政治决策、政治职能及政治保障等三方面的整合,使警察权具有政治统合性,将社会治安与政治稳定的融合作为国家顶层设计的战略性偏好,这成为我国当下社会治安稳定的根本保障。

    2020年02期 v.41;No.223 7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行政法研究

  • 优益权的另一面:论法国行政合同相对人保护制度

    李颖轶;

    自1989年王名扬教授《法国行政法》出版以来,行政合同优益权理论深植人心,但同时引介的相对人特殊保护制度却鲜见引起重视。作为行政判例原创制度,法国行政合同法既保留了区别于私法合同的行政优益权,同时也创设了同样区别于私法合同的相对人特殊保护制度,即"财务平衡"原则下的"王子行为""情势变更"与"不可抗力",由此以公法"权力-责任"模式维护行政合同在公法视角下的公平。中国行政协议制度若要保留优益权模式,则需转换范式,不必继续纠缠于私法债法理论、规则去讨论"行政违约""行政侵权"甚至"行政之债"等寄生范畴,而应从公法原理出发,充分结合中国行政法现有救济制度,以一套公法自有的理论、规则体系重新阐释与构建行政协议履行障碍解决机制。

    2020年02期 v.41;No.223 87-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 行政处罚制度完善的便宜主义进路

    陈悦;

    我国行政处罚制度是合法主义主导下的建构,即违法行为符合该当要件时,行政机关应当作出相应处罚。但法律的不完备性使合法主义无法适应现实的复杂性,便宜主义作为大陆法系国家对前述问题的学理性回应,强调执法机关更高的行政自主性。我国《行政处罚法》所规定的酌定不予处罚情形是相对严苛和狭窄的,完善之路径应围绕该法第27条第2款免予处罚规定的修正,建构"免予处罚—附条件免予处罚—非正式执法手段—行政和解"的阶梯式制度,以便宜主义之广泛适用,灵活应对实践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并在行政效能与可接受性社会效果层面上更好地实现行政目标。

    2020年02期 v.41;No.223 94-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经济与管理研究

  • 不同价格政策视角下中美大豆期货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

    陈作章;于宝山;王慈珺;XU Hui;

    受到由贸易保护主义引起的贸易战的影响,中美两国大豆期货价格波动增强。为保证豆农种植大豆的积极性,我国开始实行价格支持政策。选取2006—2018年的DCE黄大豆1号连续合约以及CBOT大豆主力连续合约的日收盘价数据,建立模型可以探讨在政府颁布不同大豆价格支持政策前后,中美大豆期货市场的风险溢出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只有在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机制实施后,中美大豆期货市场风险关联性才有所加强,这说明该政策在对大豆价格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放开了我国大豆期货市场。因此,我国应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不断完善我国对大豆实行的价格支持政策,使其在保障豆农收入的同时,增强我国期货市场同国际期货市场的关联性;应加快活跃黄大豆2号期货并适当调整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方向。

    2020年02期 v.41;No.223 104-113+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 技术进步对污染物排放会存在选择性偏向吗?——来自环境信息视角的城市层面经验证据

    王辉;董直庆;杨洒洒;

    既有文献关注技术进步的污染减排效应,却普遍忽视技术进步是否对不同类型污染物排放存在选择性偏向。基于中国2003—2013年276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方法和工具变量法,检验环境信息披露约束条件下,技术进步是否对污染物排放存在选择性偏向问题。结果发现:技术进步对污染物排放存在选择性偏向。其中,技术进步显著抑制二氧化硫排放,但其与PM2.5呈倒U型关系且二者处于倒U型左侧,短期无法实现PM2.5的减排目标。环境信息披露政策将强化技术进步污染物减排的选择性偏向,且城市环境信息披露程度越强其技术进步的减排效果越明显,但较低程度的环境信息披露作用有限。

    2020年02期 v.41;No.223 114-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9K]

明清近代诗文研究

  • 清代“新正重华宫茶宴联句”考论

    于小亮;朱万曙;

    清代乾嘉时期的新正重华宫茶宴联句,是由皇帝亲自主持,每岁定期举办的君臣唱和活动,绵延数十年,是清代一项重要的宫廷文学活动。该联句唱和在开始时为现场举行,但从乾隆十年起,由现场写作转变为预先制备,实为名不副实的"联句"创作。联句诗的文本结构和规模日益扩张,由最初的五言排律变为七言排律,参与联句之人为皇帝、大臣和王族。与历代宫廷文学相比,清代宫廷联句活动具有更为突出的政教色彩,特别是不在现场的"预拟"写作,使得该活动成为一次次的"文学表演",被纳入了清王朝的政治文化建构之中。

    2020年02期 v.41;No.223 123-130+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 清初世运与文人心态对“词史”观念建构的影响

    黄晓丹;

    人们在"词"的发展中逐步感知、认识其特征、作用,某种意识于焉渐生;而由一个概念来明确表达意识,则表明观念之成熟与确立。清初"词史"观的成熟与确立,是长期以来关于"词"意识的积累与转变的结果,意在将词与经史并论,扩充词的表现领域,在文体上消解诗与词的界限。客观来看,这一"词史"观念是政治压力、文体弹性以及个人生命体验相结合的产物,关乎世运与人心;而从陈子龙、吴伟业、陈维崧词的创作与接受可知,"词史"观的构建,既体现出作者的自觉,也包含着读者基于世运、人心的理解。

    2020年02期 v.41;No.223 131-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 太平天国时期的“书厄”及诗歌书写

    孙启华;

    典籍作为士人精神之外化,著述者藉此以言志,读者凭此而尚友古人。文献、文人与文心三者由此构成了一种唇亡齿寒的依存关系,便形成了士人对文字的爱好与崇拜。太平天国运动因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规模大,造成了典籍的大量亡佚,成为历史上"再续五厄"之一。面对书厄,此时的士人情感出现了多向维度,但寄寓更多的是对士风、士气销沉与重振的关注,主要通过因时势变动而引起的文武消长体现出来,又通过建立书局,修复书院、学校等举措得以推行实施。

    2020年02期 v.41;No.223 140-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 曾国藩幕府“簁邰唱和”与晚清文人的群体认同

    朱春雨;

    同治七年吴敏树东游至金陵,曾国藩以"簁邰"入韵作《喜吴南屏至》一诗,由此引发了晚清诗歌史上著名的"簁邰唱和"。"簁邰唱和"主要围绕吴敏树与曾国藩及其幕府成员而展开,大江南北亦多有遥和者。"簁邰唱和"是晚清文人于动乱平定、"同治中兴"之时的"集体发言",对理解这一时期文人的心态情感与心理期待有着不可轻视的价值。"簁邰唱和"不仅增强了晚清文人特别是曾国藩幕府文人在政治立场与思想情感方面的群体认同,而且提供了切磋并提高诗艺的契机,强化了文人群体对诗学观念与诗歌风格的内部趋同与外缘吸引,对晚清"宋诗运动"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2020年02期 v.41;No.223 151-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外国文学研究

  • 气候小说《突变的飞行模式》的代际正义追寻

    张慧荣;朱新福;

    气候小说作为二十世纪末的新兴小说类别之一,主要对环境危机的形成、环境危机造成的后果进行艺术化表现,促使人们理解气候异变及其影响。美国作家芭芭拉·金索沃尔在《突变的飞行模式》中讲述了女主人公黛拉洛比娅·特勃为逃避空壳婚姻而进行的抗争,以及具有迁徙习性的君王蝶为逃避气候异变导致灭绝命运的挣扎。小说的主题是如何在气候异变时代维护代际正义。君王蝶迫于气候异变而改变基因中的"飞行模式",使黛拉洛比娅意识到气候异变对非人类物种和人类后代的威胁,促使她决心追寻科学;社会不同阶层逃避气候异变真相,体现出代际正义所面临的挑战;而黛拉洛比娅一家与君王蝶种群生存机率的反差启发人们思考在气候异变时代维护代际正义的途径。

    2020年02期 v.41;No.223 159-165+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 跨越真实与想象的边界:阿尔比戏剧《海景》中的空间解读

    王瑞瑒;周丹;

    《海景》是美国著名戏剧家爱德华·阿尔比荣获普利策戏剧奖的一部作品。通过户外沙滩场景的铺设、人形蜥蜴元素的塑造,阿尔比成功实现了借自然空间隐喻城市危机、以舞台空间呈现矛盾冲突、用幻想空间彰显真实生活的写作意图。在《海景》中,多重空间在推动情节发展、塑造角色性格、展现戏剧主旨等方面均起到了重要作用,以空间视角切入该部作品也为深层揭示阿尔比利用舞台符号、象征元素达到空间重构,借自然、城市空间冲突凸显社会现实,以荒诞、无序的对话空间唤起民众觉醒,进而让他们跨越真实、想象空间实现主体回归的创作构想提供了可能,同时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给出了合理的解救路径。

    2020年02期 v.41;No.223 166-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历史学研究:历史灾害地理专题

  • 水患与良田:嘉道间系列盗决黄河堤防案的考察

    李德楠;

    清嘉道年间发生的系列盗决黄河堤防案,是沿线民众私自改良土壤环境的灾难性事件,反映了水利建设与民众生计的矛盾。嘉道间黄河下游接连发生了五起盗决案件,时间上呈不断增加的趋势,空间上呈愈往下游愈多的特征,尤其集中于黄淮运交汇的淮安地区。案件的发生固然与堤防管理松弛、执法不严、民风彪悍等有一定关系,但根本原因在于嘉庆以后河工废弛、生存环境恶化等造成的人地关系日趋紧张。黄河堤防建设对土壤耕地环境具有双重影响,既易造成背河洼地,使土壤环境恶化,同时又有淤地肥田的作用,故百姓不惜冒险决堤,希图通过排涝水、淤田地来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治黄保运贯穿系列决堤案发生和处理的全过程,反映了以堤防为中心的人地冲突以及民众生计与国家河工的矛盾,案件最终以牺牲地方和个人利益为代价,服从于国家水资源管理的需要。

    2020年02期 v.41;No.223 174-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 重建清代府级自然灾害事件序列的可行性论证与方法探讨——基于西安府方志文献的量化和统计分析

    胡鹏;李军;

    以西安府方志文献为例,通过量化和统计分析法,探讨重建清代府级自然灾害事件序列的可行性和方法。首先,从52种清代西安府方志文献中提取833条涉及各类自然灾害事件的记录样本,通过对其时间、空间和涉灾种类等特征的统计分析,认为重建府级自然灾害事件序列有比较充实的文献资料支撑。其次,在进一步处理记录样本的基础上,比对分析县级记录的一致性,认为通过县级记录重建府级自然灾害序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最后,重建清代西安府自然灾害事件序列,统计说明重建序列的基本特征,并讨论单以方志文献评定自然灾害事件等级的局限性。由此,得出结论:依托方志文献资料,可以通过由县至府的处理方法,重建清代府级自然灾害事件序列;若进一步建立划分等级的自然灾害事件序列,则可以尝试引入《清实录》和《上谕档》等文献中有关政府救灾措施的记录。

    2020年02期 v.41;No.223 180-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9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