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富德;陈学基;
<正> 我国的丝绸不仅是国内的重要产品,而且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1979年,我国出口生丝9500吨、绸缎14000万米,收汇金额8亿元,仅次于石油,占单项出口商品的第二位。可见,加快发展蚕桑生产和丝绸工业,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加速实个四个现代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981年01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 李宁;周恩珍;
<正> 一九八一年四月二十九日,是我党早期著名的活动家、宣传家、青年运动领袖恽代英同志殉难五十周年。为此,将我们编写的《恽代英年谱初编》刊出,以作纪念。并通过对革命先烈光辉一生的缅怀,使我们激发爱国主义的热忱、增强共产主义的必胜信心,鼓舞我们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贡献自己的一切。
1981年01期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
<正> 为了深入地研究明清诗文,挖掘和继承其中精华,我院中文系最近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正式成立明清诗文研究室,由钱仲联教授任研究室主任。
1981年01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 陈志中;
<正> 生产力足历史唯物主义和经济科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哲学和社会科学工作者在理论研究工作中,都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它、研究它。对生产力的研究是多方面的,其中对生产力的要素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关于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斯大林作了如下的概括:“生产物质资料时所使用的生产工具,以及因有相当
1981年01期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 左宪棠;
<正> 节约是一个重要经济规律,甚至是“首要的经济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20页)所谓节约,主要是指人力、物力,财力的节省。人力的节约是活劳动的节省,物力的节约是物化劳动即过去劳动的节省,财力的节约则是活劳动、物化劳动节省的货币表现。而一切节约,又都可以归结为人的劳动时间的节省。所
1981年01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 崔绪治;
<正> 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革命最进步的阶级。这个阶级的最优秀的代表、科学共产主义学说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结成的生死不渝的友谊也“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①《神圣家族》一书,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作为他们的伟大友谊的结晶的第一部光辉著作。它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
1981年01期 18-1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 陈英吴;
<正>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周恩来同志根据党中央的决定,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代表,一直战斗在国民党统治区。正如许多评论家指出的:周恩来同志是我们党在那个时期里驻整个外部世界的代表,是我们党关于国际问题的主要发言人。周恩来同志身体力行,坚定地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推动反法西斯战争的胜
1981年01期 20-2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7K] - 吴瑞;
<正> 门罗主义是美国政府对外政策的理论基础之一,在美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门罗主义的探讨是研究美国早期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内外史学界对门罗主义早有评论,但众说纷纭,意见不一。我们应当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考察门罗主义,必须从广泛的历史事实出发,把它放到全面的、具体的历史联系中加以剖析,才能得出比较公正和客观的
1981年01期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K] - 吴奈夫;
<正> 瞿式耜,字伯略,一字起田,别号稼轩。生于1590年(明万历十七年),卒于1650年(清顺治七年)。江苏常熟人。他是我国明末清初一位坚持抗清斗争的著名人物。古人对瞿式耜的评价是充分肯定的,有人把他比作诸葛亮和岳飞;也有人把他比作宗泽和李纲;更有人把他比作文天祥和史可法。把他的《浩气吟》比
1981年01期 32-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3K] - 闻立鼎;
<正> 我国五代时期,后唐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将当今山西北部和河北北部的要冲之地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贵族政权,致使中原地区失去了天然屏障,构成对中原王朝的严重威胁。为此,北宋初期曾进行了收复幽云十六州的战争,杨业和以他为首的杨家将就是北宋对契丹战争中的著名将领。在上述战争中,杨业虽然出生入
1981年01期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 赵年荪;
<正> 各国研究心理学史的学者,谈起心理学的渊源,总要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前469—前339)、柏拉图(前427—前347)、亚里斯多德(前384—前322)等先哲,而对于我国古代学者有关心理学的各种见解、论述,至今还很少有人予以整理,加以研究。其实,远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很多学者早已就某些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方面
1981年01期 44-4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 吴增芥;
<正> 心理和实践有什么关系?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对于提高实际工作的效能,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不揣谫陋,试从心理和实践的关系上谈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问题,以就正于同志们。
1981年01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 朱鹤年;
<正> 学生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巩固知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巩固知识的问题,也就是记忆问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记忆能力,他将停留在初生的蒙昧状态,什么学习、工作、发展、进步等等,都统统谈不上了。正因为这样,所以每个人都关心
1981年01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 包忠文;应启后;
<正> 一这本《选读》,编选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部分文艺论著。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文艺论著,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经典文献。学习、研究这些论著,对于全面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都没有写过系统的美学、文艺学专著,他们所
1981年01期 5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1K] - 张永鑫;
<正> 红楼人物,早已脍炙人口,传诵不绝。而薛宝钗尤是红楼中的佼佼者。自红偻一书风靡以来,评论宝钗之文,可谓汗牛充栋,难以计量;真知灼见,俯拾即是。自不必再费笔墨,多作饶舌。本文所题《宝钗“首饰”考》,只是一奋私臆,供大方之家一晒,而无竦动时听,标新立异之意。因为《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曾经特别提醒读者,薛宝钗是并不穿
1981年01期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 王英志;
<正> 在我国古代文艺理论中常见到一些富有民族特色的概念,如风、骨、神、气、体、味等等,不一而足。这类概念抽象概括,含义丰富深刻。本文仅就我国古代诗论中屡见不鲜的“味”字,略陈浅见。“味”与艺术发生关系始见于《论语》:“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孔子听了
1981年01期 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 尤振中;
<正> 李贸《秦王饮酒》一诗中的“秦王”指谁?说法不一。兹将各种意见列举如下:1.指秦始皇。清以前,李贺集的注家,多以此诗中的“秦王”指秦始皇。2.指唐德宗。清·姚文燮以唐史证贺诗,以为诗中“秦王”指唐德宗李适(音括)。他说:“德宗性刚暴,好宴避。常幸鱼藻池,使宫人张水嬉,彩服雕靡,丝竹间发,饮酒为乐。故以秦王追诮之。……诚使雄武如秦王尽平六国,犹为不可;而况主非其主,时非其时
1981年01期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 徐实曾;
<正> 唐代著名诗人岑参在描写边塞风光时曾不止一次提到了“白草”,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暮雨旌旗湿未乾,胡烟白草日光寒。”(《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之六)而同代的另两位著名诗人在同题材的诗句中,则提到了“席萁草”。李贺《塞下曲》:“秋静见旄头,沙远席箕愁。”(按“席箕”即“席
1981年01期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钱塘;
<正> 夏衍的《包身工》开头写道:“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跟着这种有威势的喊声,在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她们很快地就象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地骚动起来。打伸欠,叹气,叫喊,找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成人期女孩所共有的害羞的
1981年01期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 陆肇明;
<正> 五十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中期,特写风靡于苏联文坛,一度成为主要的文学体裁。不少苏联学者认为,这种现象是与时代息息相关的。从历史上看,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俄国民粹派运动方兴未艾,社会动荡不安,特写文学也曾经盛极一时,而本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正好是苏联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领域里发生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现实驱使人们去思考和探
1981年01期 85-8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 王文卿;李辰民;程家钧;
<正> 由我院外语系江诗苑翻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历史小说《农民起义》,是南斯拉夫十九世纪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奥古斯特·谢诺阿的代表作品。为了使我国读者对南斯拉夫的民族文化有更多的了解,本文试图对这位蜚声南斯拉夫文坛的大作家的创作以及小说《农民起义》的思想、艺术特色略作粗浅的评介和探讨。
1981年01期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 黄岳洲;
<正> 一五人者,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1)这句子是单句的名词谓语句,“者……者也”是它的基本结构形式。文言的名词谓语句用“者”字引进主语或名词谓语的,一般情况是主语用“者”,谓语就不用“者”,谓语用“者”,主语就不用“者”。本句却是主语、谓语里都用“者”
1981年01期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
<正> 为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搜集整理乡土教材,研究和编写苏州地方史,提高教学质量,经上级批准,江苏师院历史系亍八○年九月成立苏州地方史研究室。苏州地方史研究室近期研究重点为:叫国古代史方面,侧重于明清时代苏州地区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研究以及与此相关的课题,如苏州地区的农业经济、苏州地区手工业部门中会馆和公所、苏州地区的市民斗争的明末东林党、复社等;中国近代史方面,侧
1981年01期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