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钮菊生
邓小平国际政治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毛泽东国际政治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国际政治战略思想的形成有其独特的历史条件和国际背景 ,其基本内涵具有时代特色 ,并有其自身的特点。邓小平国际政治战略思想是当代中国增强综合国力、参与国际事务、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外交战略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
2001年04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杨宏云
实践思维是立足于现实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依据一定的背景知识而进行的思维活动。与理论思维相比较 ,实践思维具有直接性、中介性、具体性、实效性等特征。综合理论思维与实践思维的特点 ,邓小平的实践思维具有开放性、现实性、具体性、实效性、中介性五大特色 ,邓小平的实践思维是当代中国人民实现思维方式创新的重要思想资源。
2001年04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朱蓉蓉
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奠定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基础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 ,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超越。
2001年04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姜建成
可持续发展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多重关系 ,蕴含着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等多种利益关系和复杂矛盾。本文从 2 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稳态拓展、能态激活、形态更新、质态跃升等方面 ,比较系统地分析了整合与超越是 2 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新态势。 2 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需要关注和研究整合与超越 ,做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这篇大文章。
2001年04期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吴继霞
传统伦理学忽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自身的关系 ,虽然注重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但又存在失之偏颇的价值观念。因此 ,在人与社会维度上 ,有丰富的道德关系需要我们加以揭示。本文拟在全球问题的视野中 ,从关心价值观出发用人与社会关系的原理来诠释人与社会的道德关系。
2001年04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袁勇志,张景顺
企业创新是国家创新活动的主体 ,而企业的创新活动和创新行为又受着企业观念的制约。企业如不进行观念创新 ,其创新活动和创新行业就不能有效地开展。实践表明 ,企业创新失败的原因主要不是技术因素 ,而在于制度因素和观念因素 ,特别是观念因素。只有观念创新 ,才能导致制度创新 ,只有制度创新 ,才能为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保证
2001年04期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钱玉英
乡镇政府的有效管理 ,是导致苏南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而乡镇政府作用的有效性有赖于作为政府管理基础和关键环节的乡镇政府决策的科学化程度。苏南乡镇政府决策机制所内含的基本特征 ,为其他地区尤其是落后地区农村乡镇政府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2001年04期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高伟江
青天意识产生于中国封建专制社会 ,本质上是皇权意识的一种补充 ,但青天式人物客观上为百姓做了好事。社会制度的变迁为青天意识的清除创造了条件 ,但这种变化要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 ,现实社会中的青天人物与历史人物相比 ,其实质、特点及命运是大相径庭的。对传统的青天意识的反思 ,有助于对现实的领导者的选用与评判标准的把握 ,但过分强化这种意识 ,则对社会的法治建设不利。
2001年04期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邵燕华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 ,完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开展电子商务 ,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使企业有持久发展的内在动力
2001年04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 史浩明
身份权是民法人身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理论界对身份权的概念、我国民法中是否存在身份权等问题存在不同认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身份权逐渐丧失其对特定对方当事人的人身支配性 ,代之以平等为基础的身份权 ,并产生了亲属法外的身份权。我国民法确认的身份权有配偶权、亲权、亲属权、监护权、荣誉权和知识产权中的身份权。由于立法本身的原因 ,我国民法中的身份权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2001年04期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刘文
本文概要地介绍了辩诉交易的发展历史并对其价值进行了评析 ,着重探讨我国能否移植辩诉交易制度的问题。
2001年04期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余立智,翁春光
改革过程中政府传统行政权力的分解过程也是固有社会经济利益格局的重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追求有利产权安排的经济主体还是致力于谋求体制转轨期个人利益补偿的政府官员都有极强的寻租和设租动机 ,而政府在推进社会产权结构重组过程中所大量采用的行政“试错”方式客观上为寻租活动提供了一个宽泛的制度空间。遏制寻租要求政府将社会利益关系的重组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但是“法制”并不等于“法治” ,只有当政府“生产制度的权力”被具有更高权能的制度 (严格的立法程序和执法规则 )所约束 ,非生产性寻租活动才可能得到彻底地根除
2001年04期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卢祖元,陆岸
通过对大陆法系公法学说中高校与学生之间主要法律关系演进的综合分析 ,结合我国的高等教育实际 ,我们认为 ,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是一种双重关系 ,即部分为民事法律关系 ,部分为行政法律关系 ,前者完全不排斥民事诉讼 ,而后者部分排斥司法审查 ,部分可通过司法途径获得救济。
2001年04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汤标
本文通过对中国“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现实土壤剖析 ,指出了中国实现法治国理想的有利因素和必须突破的某些观念上和制度上的障碍 ,阐述了中国实现法治国理想的基本途径。
2001年04期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方汉文
文学作品的意义与倾向性在当代转化为文本意向性研究 ,中西比较诗学为研究这一课题提供了新视域。形式主义与非理性主义力图把意向性与社会意义分离 ,但中西文学传统中都把意向性作为重要因素 ,从中国“德言说”、文以载道论直到“义理”之说 ,西方从亚里士多德到当代现象学 ,这种历史的观念证明 ,文本意向性是重要的文学构成 ,不能被否定。
2001年04期 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陈允锋
本文指出 :韩愈的“不平则鸣”说与庄学思想中的“自然”观有内在联系 ,韩诗“诙俳”、“嘲戏”的创作特点反映了《庄子》“正言若反”之立言精神的深刻影响 ,至于韩愈的“为文精专”说则与庄子“凝神”“巧专”观有同有异
2001年04期 60-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金振华
黄庭坚的散文是黄庭坚文学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其丰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他的许多重要的诗文理论和文艺思想大都散见于散文作品中。谈艺说文 ,评诗论画 ,是其散文创作的主调 ,但也不无反映社会现实之作 ;洁净简放 ,纵横疏朗 ,是其艺术风格的特征 ,但更有饱含深情而发出的激愤之旨、缠绵之音
2001年04期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潘文祥
一个由空到色 ,一个由色到空 ,妙玉和宝玉的色空悲剧是无法避免的。这取决于曹雪芹以情为核心的色空思想以及色与空的矛盾冲突和人物生活的世俗环境。
2001年04期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 王思焜
“情真事真”一语为王夫之诗歌创作真实论的简要概括 ,有其唯物哲学思想以为基础。“事真”即“得物之真” ,“情真”即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情真”与“事真”密切关联 ,交互作用 ,故“内极才情 ,外周物理”乃诗歌创作之要谛。
2001年04期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纪玲妹
当常州词派盛行清朝时 ,常州出现了一支不可忽视的女词人群体 ,她们的词作艺术性较强 ,艺术风格以“幽怨凄丽”、“哀感顽艳”为主流。如庄盘珠的《秋水轩词》。这一风格的形成 ,与女词人的生平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些女词人中 ,悲剧性命运有着一定的普遍性 ,她们多数遭遇坎坷 ,命运多舛 ,所以词作大多凄婉、柔丽 ,女性化特征较强。
2001年04期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王腊宝
研究外国文学从很大程度上说是一种跨文化的文学阅读活动 ,2 0世纪的文学理论告诉我们 ,跨文化的文学阅读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一个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择取什么样的阅读视角的问题。后殖民主义理论特别指出 ,当一个弱势文化在阅读一个强势文化的文学时 ,阅读视角的问题经常会表现得更加突出。我国对英语文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明确地反映出我国外国文学界的研究立场问题 ,由于长期以来存在一种自动认同西方大国的倾向 ,我国的英语文学研究常常将英语文学与英美两国文学等同起来。而要拓展我国的英语文学研究 ,必须首先调整我们的阅读视角和研究立场 ,在摆脱殖民心态的前提下坦然面对英美以外的一切后殖民英语文学。
2001年04期 76-80+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陈小明,谷鹏
本文以余秋雨的散文集《山居笔记》为研究对象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与“势”的相互交织 ,来探询 2 0世纪末中国知识分子对于中国文人的历史及其未来的思考。通过对具体文本的解读 ,从“成功文人”、“隐士”和“小人”这三个角度 ,来剖析余秋雨在 2 0世纪末营造文人“英雄过去”与“美好未来”的苦心 ,但是无论是“讲述话语的年代”还是“话语讲述的年代”所造成的历史语境和现实环境都在无情地击碎着余秋雨美丽的梦想。他所经营的“王朝”已经远去。
2001年04期 81-83+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向诤,涂小马
本文对丰子恺的旧体诗词创作进行了总体上的梳理 ,总结了丰氏作品于不同时期体现的不同思想特色 ,进而归纳出丰氏创作的两大特色 ;只写旧体诗词而不写新诗 ,写作时间的两次相对集中。中国传统文化对丰子恺诗词创作的选择有着至为重要的影响 ;另一方面 ,大的时代背景也不时左右着丰氏的写作取向
2001年04期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钱正福
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 ,翻译不仅与译者的语言能力有关 ,而且还受到社会文化能力和翻译技巧等其它因素的制约。本文调查了 16 0名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的文化翻译能力 ,并就学习者的翻译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2001年04期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柴梅萍
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重构能及时有效地吸引广大观众。而对文化意象作恰如其分的修润 ,能使译文在有限的时间内传达于观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某些文化意象的不等值 ,采用直译手法处之 ,会使观众难以认同。
2001年04期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沈婉芳
中英文化的差异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本文通过对比英汉词语联想意义上的相同和相异之处来探讨文化因素对词语的影响以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2001年04期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 周卫京
本文运用俄国形式主义的文艺理论分析了赛珍珠的小说《东风·西风》在语言层次、结构层次和创作视角上的陌生化表现手法 ,为进一步解读《东风·西风》的文学性和艺术性提供了又一方法
2001年04期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周秦
新声昆山腔的形成是一个延续二百余年的演化过程 ,而魏良辅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由他所领导的昆山腔改革大致包含以下四项内涵 :以苏州语音为基准 ,制定声腔格律规范 ;雅化声腔曲调 ,丰富演唱技巧 ;融合南北声腔 ,同时保持二者各自的艺术风格 ;建立并逐步完善昆曲场面。
2001年04期 101-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吴正岚
本文通过追溯陆机关于出处去就观念的家族渊源 ,发现孙吴数十年间 ,经明行修的江东学风还是或多或少地受到了新兴思潮的影响 ,陆氏家族中陆瑁、陆逊等人在孙吴士风的变革中得风气之先 ,陆氏家风遂产生了陆喜尚道德名望和陆抗重立功立事的分化 ,陆机秉承了乃父之风而重视功名进取 ,因此他入洛以后 ,很快接受了乘时借势的中原士风。陆机趋利求进的行为方式遂成为江东士人中的一个较为独特的现象
2001年04期 108-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卢伯炜
国内外学术界对立宪派与辛亥革命的复杂关系 ,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本文摄取了立宪派研究中的“立宪派与保皇派”、“立宪派与旧官僚”、“立宪派与革命派”等疑难问题试作探讨 ,以求深入研究。
2001年04期 114-118+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杨大春
姚荣泽案是指 1912年民国政府在上海审理前清山阳知县姚荣泽惨杀辛亥革命志士的刑事案件。在孙中山的支持和伍廷芳的努力下 ,该案的审理贯彻了司法独立、公开审判、程序公正、无罪推定等法律原则 ,遵循了英国式刑事审判程序 ,实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场控辩式审判 ,对中国刑事审判制度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革 ,在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程中具有特殊意义 ,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2001年04期 119-125+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陶新华
创新性学习的形成是创新教育顺利完成的必要条件 ,是创新性人格形成的前提条件 ,更是现代人的一种崭新的生存方式。创新性学习具有完全不同于一般学习的特征 :预期性和前瞻性 ;参与性和实践性 ;主体性和积极性 ;整体性和合作性。创新性学习的培养和形成有其独特的心理过程。创新性学习的形成对于人们适应现代社会 ,以及对于国家、民族的发展强大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1年04期 126-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何东亮
人的心理 ,无论是个别心理现象 ,还是个体心理的发展历程 ,其变化趋向一定遵循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弗洛伊德分析心理学理论中也时隐时现地闪现出辩证法的火花 ,他在本能冲突理论、人格结构理论和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都强调了心理冲突是心理发展的内在动力 ,心理冲突分为相互对立的双方 (如生与死、爱与恨等 ) ,对立面可以相互妥协或相互转化。因此 ,透过弗洛伊德理论的神秘外衣 ,我们可以窥见某些合理的辩证内核。
2001年04期 13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何其捷
通过逆向思维对编辑澳大利亚《麦夸里英汉双解词典》的案例精析 ,指出 :寻求突破 ,这是逆向思维的始发面 ;拷问已知 ,这是逆向思维的递进层面 ;独辟新径 ,这是逆向思维的深入层面 ;返正归真 ;这是逆向思维的成熟层面。在编辑加工过程中 ,有时需要编辑打破正常的逻辑思维方式 ,运用逆向思维 ,从已知事物的对立面、相反方向去思考 ,去操作创造行为 ,以求得新的答解。
2001年04期 136-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 李世涛2001年04期 138-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 于浴贤2001年04期 140-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 曾雪媚2001年04期 142-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本期数据